农商研究院Farmigo.Net注: 以下内容为2014年11月上旬,蒋政文(原本来生活副总经理,现出任乐视互联网生态农业副总裁)发表题为《像可口可乐一样卖农产品》的主题演讲,还原褚橙操盘背后的细节,农商研究院独家整理出最完整版,供各位农业电商创业者参考。
很多嘉宾讲到农产品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标准化、品牌附加值问题。长久以来,所有农产品都是被当作普通的田间地头东西,通过层层的中间渠道再进行销售,并没有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在过去几年来,走了很多弯路,我提出了像可口可乐一样卖农产品,既可以做出标准化,同时让用户为了一些文化价值和产生本身之外的东西买单。
第一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农产品标准化方面我的理解,先介绍一下禇橙的背景。2012年网站刚刚上线,我们去了云南见到了禇老,想跟他谈一些合作,当时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过去的。网站7月份上线,9月份跟禇老接洽的时候,日均单数是70单,是非常小的新生事物,如果从云南本地把这些产品运到北京来,一车是5千箱,按照每天70箱的销量,要卖将近100天,在当时来讲是没有太大把握的一件事情。当年禇老已经85岁,聊了以后,九月份禇橙许多还未成熟,禇老就摘下来给我们吃,他的精神状态让我们很感动。当时跟去的两名记者,没有采访报道宣传的意图,但回到北京以后,他们第一时间写了两篇报道。
禇老师是不能接受采访,也不能在报纸上做一些过多披露。这两篇报道应该是在11月份经济观察报发出去,经济观察报微博第一时间做的转发,微博发出来的10分钟,王石就转发了这条微博,他还引用了巴顿将军的一句法,一个人的高度不在于他走得多高,而是在于他低到谷底以后能反弹到多高。(因为王石自己一直说,褚老是他自己个人的一个偶像。后来这条微博又被别人转发,这条微博就火了。其实当天王石身上有一条更大的新闻,就是“红烧肉”事件,就是田朴珺第一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而王石转发了褚橙这条微博之后,田朴珺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因此我们说,褚老80几岁的还是很有魅力。)王石周围的一些商界朋友都迅速做了一个转发,当时百度的搜索量获得了迅速的提升。
接下来一周不到的时间里,到的第一车20吨货很快被卖完了,一夜之间从日均70单网站,一周之类上升到了将近日均500、600单。最高达到了将近700、800单,迅速调整的策略,发现在整个禇橙微博传播中有一个词被大家反复提到就是“励志”。2012年最大的特点就是参与传播或者购买者,发现基本上是以60后的企业家为主,这些人他们对禇老故事比较了解,他们会参与到整个传播中来,并且有很多人把禇橙买回去当做自己企业的礼品和员工福利。
2013年的时候,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跟禇老的合作升级了,销售上跟禇老之间达成的合约,要将近3000吨,2012年销量在200吨,翻了10几倍销量的压力。如果2012年是禇橙元年, 2013年则是全年营销能力的展现。
当整个团队2013年需要推广禇橙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禇橙到底是什么?在很多做营销的时候,做农产品营销,最重要是一定要解读清楚,售卖的产品到底是什么东西。最后通过几轮的讨论,首先我们认为禇橙是一个好的商品,其次这个商品具有全世界最好的代言人,第三是一个食物。
它是一个好商品,大家比较熟悉了,禇橙无论是口感,还有外观,还是种植,禇老是全身心投入进去。我们说褚老是在用生命在种橙子,他75岁开始创业的时候,首先是要找水源,他亲自一座山头一座山头的去找水源,然后他对每一棵树跟每一棵树之间的距离,是亲自在田间地头测出来的。
第二是我们不是买褚老的橙子,而是买褚老的经历,他是最好的产品代言人。这种有影响力的代言人跟一种资本行为来比,打动人的这种程度还是不一样的。
第三个来讲,它是一个食品,这个食品里面我想分享两点。
1、就是大家知道,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尤其是人跟人之间,我如果今天品尝到一个什么好东西,我第一时间肯定是给我的亲朋好友来分享,告诉你你跟我一起吃一下。这个东西跟服装不一样,尤其是女孩子买衣服,没有哪个女孩子我穿了一件特别好看的衣服,然后跟闺蜜说,来,你跟我穿一样的,你也试试,这叫撞衫。但是食品不会,食品它一定是一种口碑上的很好的转播媒介。
2、以往大家对食品的描述用的形容词也好,或者用的这种描述来讲,是很干涸的。就比如说好吃,甜甚至是酸,等等。那这样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食物,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是不一样的,何况是有的人喜欢吃酸的,有的人喜欢吃甜的。你怎么通过电子商务这种媒介,在用户没有接触到这个产品之前,你把你的口感传递出去。我们当时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不传递,我不说它是甜的还是酸的,我用了一种IT界常用的一种说法,用数字化来表达,叫24:1的黄金比例甜酸比。那24:1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甜酸比呢?没人知道,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口感?现在互联网上有一个词叫不明觉厉,哎,感觉还挺牛逼的。
整个社会化传播要对产品进行一个非常深入的分析,所有的营销是来自对产品的很好的理解。根据我们对这个产品的这样一个分析,所以我们在2013年褚橙上市之前,制定了这样一个比较周密的传播计划。
首先,第一个我们希望是引发80后成为一个传播和消费的主体。因为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当时主要的传播是以王石为代表的那一批企业家,因为这些企业家了解褚老的经历,对褚老的经历也是有一些同情和有一些惺惺相惜。但是,大家知道互联网人群最主要的是80后,现在可能更向85后和90后蔓延了。所以,在80后的人我们当时做的一个小小的调查,我们发现80后的人,至少在2013年之前对褚老是不了解的,即便了解了,他也觉得是离我非常遥远的一个人。那么我们怎么把这样一个精神,这样一种它的卖点传递给80后的人群,这是我们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在企业礼品的基础上,推动个人礼品的概念。我刚才讲到了,食物是一种非常好的个人交往的礼品,我回老家,我过年,然后我过完年我回来,我肯定会带一些家乡的土特产,这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最好的方式。因为在2012年的时候,很多的企业家是把褚橙当作我们公司的福利,当作公司客户之间交往的礼品来采购的。所以,我们要扩大这十几倍的销量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它引导成一个个人的礼品。
第三个就是要利用社会化媒体作为一个主要的传播渠道。大家可能觉得我们做褚橙做的,其实业界都知道,生鲜电商是一个非常小的,在行业里面占的份额是非常小的,我们都非常的穷,我们其实是没有营销费用的。所以,这也就是说,很多人觉得我们怎么来做,是不是没有钱就不能做营销了,其实真不是这样的,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其实都是有机会做营销的,就是利用社会化媒体,利用口碑,利用人。然后,我们从财经媒体向生活方式类的媒体去转移,目的是为了扩大更多人群的了解。
所以,我们就制定了这样一个传播的主轴,叫传承,承是继承的承,也是橙子的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理念,这样一个精神,就是想让褚老的精神能够在80后这样的年轻人中间得到传承。而且事实上,在中国的年轻人身上,是一直传承着这股力量的。这也就是我们的褚橙迅速获得了年轻人响应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挖掘到了这样一个精神共鸣的东西。
这是我们在传播上设定的传播的路径跟目标人群。
我们将所有自媒体充分利用来进行传播,主打人群是80后。制定了一整套广告文案和整个传播素材:
1、”褚橙,褚时健种的冰糖橙”。就是我们第一步先要告诉大家,褚橙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其次这个产品最大的核心卖点还是褚老本人。
2、"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我们有这12个字总结了褚老一生的经历,也就是我们这个产品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3、然后我们再把褚老的人生经历跟他的产品做了一个同位的转移,叫"85年的跌宕人生,75岁再次创业,耕耘10载,结出2400亩累累成果和24:1的黄金甜酸比。”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褚老的经历和他的价值观转移到他的产品上。很少有人拿一个数字描述一种口感,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数字,来描述个性化的口感感受。
最后我们做了一个提炼,符合年轻人对理念的认知,“逆袭的喜悦,是中国人欣赏的甜”。中国人确实是这样的。美国文化讲究的是超人文化,他都是这种超人、英雄等等,中国文化讲究的是什么?是浪子回头,中国人最欣赏的这种甜就是这种从低谷往上爬起来的这样的人。这是我们对整体的一个褚橙做了一个解读之后,对产品的营销做了一个策略性的分析以后,那我们具体的该怎么来做的话,其实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包装。
我们实际操作上非常重视包装,现在越来越多产品开始注重包装,当时还是比较革新化做这件事情。可能在褚橙之前,大家都没有想过一个农产品应该怎么去包装。
这是我们为整个的褚橙做的主体的视觉的设计,用黑白的褚老的照片,然后用彩色的橙子,那也就是说褚老一生的他的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最终都凝结在这样一个亮闪闪的褚橙身上,然后我们根据这样的主题视觉做了一系列的设计。在整个包装里面做了说明书,做了一个预售卡。
这是我们的一个预收卡,就是我们借鉴了卖大闸蟹的方式去销售我们的褚橙。大家知道农产品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是一个季节性的商品,它的销售周期是非常短的。尤其像褚橙那么热销的商品,它的销售周期只有一个月。那我们怎么来延长它的销售周期,我们就是在上市之前我们做了将近1个月的预售,同时做了这样一些礼品卡,所以作为大家互相之间进行赠送的工具。
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包装盒,我们采用了这种借鉴了无印良品的一些风格,就是让一个来自地头的农产品变的相对有逼格一些,为了跟年轻人更贴近。这是我们在整个的褚橙包装里面会做的一系列的包装设计,包括里面的一些预售卡、标签、二维码、包装、说明书等等等等,你拿到褚橙你就相当于拿到了一个数码产品,而不是一个水果。当然现在可能有很多的地方也在借鉴我们的很多做法。
然后我想分享的一个观点是个性化(个性化定制概念)。就是我们回头来分析,其实2013年褚橙能在整个微博自媒体上被传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做了一个个性化尝试。我们背后的逻辑或者灵感的来源其实是来自2013年上半年有两个比较火的案例,一个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个胶带,它在他们的胶带上贴了一些很好玩儿的话,像什么“朕知道了”等等,然后这个胶带在上半年的时候被传的很火。第二个案例就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当时做了一个个性化瓶子的标签,它把它的包装分成了网络上流行的一些称呼,比如小萝莉、文艺青年等等,每个人可以找到自己相应的标签,去买到自己相应的可口可乐。2014年用的是歌词,把标准化的产品做了一个分众化,每个人买这个产品的时候,获得了自己心中喜爱的标签。
所以,我们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得出了一个灵感的激发,当时我们通过内部的头脑风暴,在微博上做了前期网友互动,做了将近12款个性化包装:把一些网络上流行语印在包装上,形成一些特别标签,每个标签背后都锁定一个人群,就是12个人群。我们做了自己的褚橙的包装款。比如“2014,再不努力就胖了”、“一起努力生个富二代”,我们针对不同的人群,他们喜好的这样一些流行语,我们做了这样的标签。
这两年也看到有很多的农产品好像在模仿我们去写了这样一些话,在包装上面,但是好像都没有获得很好的成功。这里面背后其实它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说,这个话其实每一句话都是要针对一个人群,它是有独特的意义的。然后我们推动的这样一个个性化的限量包装,我们在上线的一个礼拜就迅速的被售謦了。
这个是我当时给韩寒的一个包装,叫“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因为韩寒自己他有一个APP,这个APP有将近200万的活跃用户,1000多万的注册用户,他们这个APP的口号就叫“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他那个APP就叫“一个”。然后当时我就给他做了一个这样的包装,然后把褚橙寄给他,这个褚橙的5公斤,然后韩寒收到以后打开包装,5公斤的包装盒里面只有1个褚橙。这是你自己说的,“一个就够了”,是吧?然后韩寒就在他的微博上做了一个分享,这是韩寒在微博上做的一个分享,然后他的自己的一个工作室,包括他的父亲,包括很多人,韩寒就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良性的互动。
这是流潋紫,流潋紫是《甄嬛转》的作者。我们当时给她做的一个褚橙,给她送了一个包装,我们做的叫“微橙给小主请安”,所以她也觉得这是给她个人定制的一个产品,也在微博上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互动。
所以,其实不是说你写的这句话是有多赞,而是你这句话跟这个人有什么关系,跟你送的人有什么关系,这样他才会跟你来做互动。
这是雕爷,如果关心互联网的人应该知道,这两年他也越来越火了,这是我当时给他做的一个褚橙,写的是“即便你很有钱,我还是觉得你很帅”。他很兴奋,他马上就晒出来了,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没有的东西,他特别兴奋嘛。因为我们知道雕爷很有钱,但是这个世界有的时候是非常残酷的,所以他贴出来没多久,有个朋友就直接跟他说,你帅嘛,你能收的这么心安理得吗?所以这个时候,娱乐化的互动和调侃便产生了,就变成了一场娱乐化的狂欢,每个人在这个里面去表现自己的幽默,表现自己的豁达,表现自己的与时俱进的时候,顺便把我们的品牌也做了一个传播。
我们除了要打动整个80后喜好之外,也考虑到禇橙非常励志,在一个多月的销售周期里面,让所有人反复讲这样的故事,会把人讲腻,加上调侃类的东西,进行一些高大上的消解,形成亚文化的东西,传播实效会大大延长。
这是我们用的另一个包装,叫“我很好,你也保重”,如果关注网络的人知道,这是王菲跟李亚鹏离婚的时候,王菲送给李亚鹏的一句话。当时我们做这个包装的时候,有很多人还很担心会不会有人买,因为不是很好的一句话。但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是,很多的女生把它买了以后送给自己的前任。这里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我们收到一个网友的留言,这个网友可能平时不太上网,她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她非常的认真,然后她跟我们说:“我非常的感动,收到这个包装以后非常感动。因为褚老80多岁的人了,还那么关心我们年轻人,还跟我们说这句话,我很好,你也保重。”当时我们觉得也很好玩。
这些反应是在社会化传播中非常重要的现象,开放式的传播,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已经不是以往的口号式,或者宣讲式,在中央电视台买一个时段不断讲一句话,通过洗脑的方式,让用户记住,而是跟让小米讲的一样让用户参与进来,不要给他标准答案,让他自己进来,参与感和传播性就会更强。
后来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感悟是什么呢?就是说互联网就是这样的东西,互联网他不需要告诉用户答案是什么,互联网只需要你把问题抛出去,然后让用户参与进来,来跟你互动,他的答案就是正确的答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答案。就好比大家应该都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的《飞狐外传》,《飞狐外传》的结尾,当时苗人凤和胡一刀在决斗的时候,他那一刀最后有没有劈下去,金庸写到这里就没有写下去了。所以,直到今天,大家可能金庸那么多小说里面,记的最牢的就是《飞狐外传》的结尾,这就是一种开放式的格局,互联网就是要讲究开放式。
下面我想讲一个观点,就是营销的分众时代,可能跟在座的每一位都会有点关系。我们当时在做褚橙的时候,我们定的人群目标是80后人群,所以我们找了10位80后的人,我们给他拍摄了10组视频,每一个人的视频是3分钟,然后在网上进行一个传播。我们找的这10位80后的年轻人都有几个共同点,一是他们很励志,这样的话,就可以跟褚老进行一个时空上的对应。其次他们都处在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上,因为80后在30岁左右,他们都是在事业到了一个阶段之后,都要面临一个转型,这跟褚老他在70多岁的时候,还做了这样一个很大的转型是相互对应的。
比如里面有一个赵蕊蕊是中国女排的这样一个前国手,她从退役以后干什么呢,她去写科幻小说,而且拿到了一个全国的大奖。所以我们让这样10个人形成了这样一场80后对80后的致敬。这里面大家可能会觉得有很多人我不认识,他不是那么知名。当然我说内心话,因为他们不知名,所以不花钱。但是另一个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说,你们不认识,你不认识不要紧,他们的粉丝认识,这就是一个分众化的时代。现在来讲,互联网导致大众偶像已经消失了,只有分众化的这种小的偶像,在他自己的圈子里,是具有一种巨大的影响力的。
所以,当时这10个人都在他的圈子里面获得了一个很好的传播。比如说蒋方舟,当时这个视频在互联网上被很好的转发,具体的我们就不看了。这里讲一下,我们跟韩寒的合作,很多人讲,是不是我们花了巨资请韩寒代言。其实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请的所有的合作伙伴,我们都没有花一分钱,唯一花的就是给了他们一箱褚橙。就是我们是通过自己的产品,通过我们跟他的互动来打动他,让他在整个过程中参与到我们的营销中来,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亮点。然后我们当时找了韩寒来给我们做了一个讲述。那段时间是韩寒获得塞车年度冠军的时候,韩寒本身对禇老非常尊敬,他在采访中把禇老作为一个植入,基本上所有的采访他都会提到禇橙。如果给80后讲,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如果通过韩寒的嘴向80后转述,大家都很乐意接受。这是我们在他的一个APP上做的广告,这是我们唯一投的一个硬广告,在2013年的时候。我们考虑到韩寒的粉丝都是比较年轻的人,可能文化水平也不高,所以我们还打了拼音。
然后是跟蒋方舟的合作,因为80后的人群嘛,男生是韩寒,女生可能是蒋方舟。我们跟蒋方舟合作也是一种跨界的合作,也是用图书的方式,因为正好那个时候蒋方舟自己出了一本书,我们跟它做了一个联合款的包装,在这边来推广,她还为褚橙写了一个书签,应用到我们的这个产品里面。然后最核心的,我们给蒋方舟送了这100箱特制款的褚橙,然后她去送给她的朋友。大家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蒋方舟的朋友加起来的粉丝可能就是数千万了。比如说《万万没想到》的编导,当时他为了感谢蒋老师,他也发了一个这样的微博。所以,朋友和朋友的这样一个人际的圈子化的传播,才是未来真正的品牌营销最主要的一种方式。
这是罗永浩,罗永浩是那种你不让他做广告,他偏要做广告的人。所以,他发了一个褚橙的微博以后,就有人说,你是不是拿了钱了,是不是拿了钱在这儿发广告?广告狗。他就是那种,老子偏要发,老子偏要,你竟然说我收广告了,我就偏要做的那种人,特别轴。这是柯蓝,她发的微博叫“洗干净一个褚橙,猫进开着电热毯的被窝,过一会儿再过来吃,香的立刻昏过去,请愿明天不见。”我是不懂。
这是刘涛,今天包括刘涛也会跟褚橙有一个很好的互动。这是六六,六六是《蜗居》电视剧的作家。王小山、咚咚锵、王卯卯、陈朝华,陈朝华就是揭露了文章劈腿的那个人,然后他们都参与到褚橙的这样一个传播中来。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好多人去年喜欢讲的一句话就是得屌丝者得天下,其实我认为这句话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的。我认为应该是叫有逼格者赢天下,因为屌丝也希望有逼格,他也希望往上走。也就是说,之所以柯蓝他能这样来发声,因为他觉得吃褚橙是一个很有逼格的事情。
这里面就是一个概念,就是说在互联网上容易被传播的东西一定是炫耀式的消费,就是你要把你的产品做的他愿意去炫耀。就像有个人如果买一个什么品牌的卫生巾,你们会看到有人晒单吗?是没有人的。就像大家可能很多人出差住汉庭,门口的小卡片有人分享吗?没有人分享,但是五星级酒店的这种花瓣就有人分享。傍晚游艇跑车牛排有人分享,清晨豆浆油条地铁是没有人愿意分享的。
最后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就是我最近在乐视做的大闸蟹,我们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大闸蟹。就是说,想到大闸蟹大家可能都会讲到阳澄湖,所有人都在卖阳澄湖,所有人都在吃阳澄湖,所有人也知道阳澄湖里面是有很大很大的行业的问题的。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跳出来说,这个东西到底应该怎么来做。就像也有很多人说,农产品它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原产地的问题,可能我原产地我才有资格来做。那其实在中国,除了阳澄湖之外,大家知道高邮湖,像咱们山东的东营,那边的黄河口也有很多的大闸蟹,包括辽宁、安徽、江苏有大量的大闸蟹,那么这些人怎么做呢?他们以往的方式就是给阳澄湖做贴牌,自己做个阳澄湖的一个供应商,那他们自身的价值和权益是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的。
这个时候我们跟江苏的高邮做了一个深度的合作。我们怎么来传播阳澄湖之外的大闸蟹的品牌?我们当时想了一个办法叫小伙伴一起愉快的来玩耍。我们做了一个蟹江湖,就是我们把各地的大闸蟹变成一个江湖,变成一个武林,每个人都是这个江湖中的一个侠客,大家在一起玩。所以我们还给每一个供应商,我们给他虚拟了这样的卡通形象。这是我们阳澄湖的供应商,我们称它为蟹二代;这是我们高邮湖的供应商,我们把它做成了女侠;这是山东黄河口,因为它是个国营企业,所以我们说它是六扇门的;这是来自太湖的潘文军,因为他这个人是小学文化,所以我们跟他来合作的时候,我们把他塑造成一个自学成才的江湖人物;这是辽宁盘锦的一个老人家,我们把他做成一个导师型的人物。这个时候就是高邮市的方市长,他就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大家知道在整个的北京风声那么紧的八项规定期间,还跑到北京来为一个企业来做活动,这个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我们跟高邮市一起签的一个协议。
然后很多的媒体在网上传播了这样一件事,因为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颠覆的事情,也会比较有媒体的传播点。这里有一个跨界,就是我们跟《敢死队》的电影做了一个跨界的合作,因为《敢死队》是横行霸道,所以螃蟹也是横行霸道。所以,我们当时在全国的院线里面做了这样一个线下的活动,推出了一个纪念版的大闸蟹,在中秋节的那两天,这是现场参加活动的整个情况。
所以,我想讲的是,今天是电商的一个会,可能大家对电商的理解,我就说一点,不要认为电商就是PC,在现在来讲,电商其实是个线上、线下全渠道的融合,我认为全渠道是品牌建设的一个趋势。在乐视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五屏联动,就是电影、电视、手机、Pad端、PC端是一个联动的电商的概念。通过这样一个模式,可以完全跟踪到用户每一个生活场景,把用户碎片时间整合下来,下班路上买菜和回家路上收菜的体验,视频是最适合表现食材的富媒体形式。
最后在传播上来讲有三个趋势,第一个是视频是最适合的表现食材的方式,这个《舌间上的中国》已经说明了。第二个是智能电视和移动设备,是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媒体载体。这个观点其实刚才吴老师已经阐述的非常清晰了,就是人就是渠道,一定是通过人来传播。未来其实是没有产品,只有服务,这对每一位企业家或者老板来讲,都是要记住的一点。第三个就是未来所有的设备都是网络客户端,现在大家可能觉得电脑、电视、手机是网络客户端,其实未来所有的设备都是网络客户端。未来的用户他需要的不再是食材,不再是农产品,而是解决方案。每一个厨房设备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个今后如果有机会,我跟大家再就这样一些话题来进行探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