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电商研究Farmigo.Net注:本文为2013年12月,丽水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第四章中的粮食、食用菌、水果、茶和蔬菜这5个产业的具体规划。
第四章 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布局规划
一、生态精品农业区域布局
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开发的区域布局,既要充分考虑现状和客观条件,又要紧密结合全市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在空间区域布局上,致力于构建“四区”。
1、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种养区
现代生态农业种养区主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充分利用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探索“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现代生态农业种养区主要分布在丽水各县(市、区)生态环境优质的适宜的种养区块,结合特色强县强乡(镇)培育,以加快建设集中连片、环境友好、设施精良、生产标准、高产高效的种植基地、养殖小区,积极建设一批具有丽水特色的生态、原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建设15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4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9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到2016年,全市建成15个现代农业综合区、30个以上主导产业示范区、80个以上特色农业精品园。建成一批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2、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区
根据丽水农业产业特色、比较优势,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加工型、营销型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加工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的加工,加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的引进、研发、储备、筛选和示范推广。依托产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通过成熟适用技术的筛选与示范推广,支持农民和专业合作组织改善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提升入市品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区延伸,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建设,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以发展劳动或资本密集型加工业、农业延伸产业、农村服务业以及与领军企业配套产业等为重点,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建设松阳县茶叶高新精深加工园区,龙泉、庆元食用菌和竹产品高新精深加工园区,莲都中药材高新精深加工园区等。抓住当前山区综合改革和全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契机,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竹木加工、食用菌加工、果蔬加工、茶叶加工和中药材加工等五大加工产业。重点扶持和发展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竹胶板及竹制日用品等竹加工产业,食用菌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深化食用菌药用价值的开发;加强水干果采后的清洗、分级、包装、保鲜等商品化处理,发展果汁、脱水蔬菜等果蔬加工项目;茶产业重点发展速溶茶粉、茶食品、茶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到201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园区规模达1.2万亩。
3、农业休闲养生游憩发展区
农业休闲养生游憩发展区主要分布在丽水各县(市、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农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块,注重丽水传统农耕文化与地域特色的结合,充分开发农业生态休闲养生功能,积极发展农家乐型、农庄经济型、园区农业型、特色产业型、自然人文景观型等多种形态休闲养生农业产业。到2016年,全市休闲养生农业区(点)达到300个,在市域范围内逐步形成农业休闲养生游憩发展带,并结合“高山、森林、水域、梯田”等地域特色与“传统农耕、畲乡民俗”等地方文化,充分体现丽水养生农业产品特色和品牌效应,注重发展精品农业观光园、养生园,增强竞争优势。在合理布局产业的同时,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保健、度假、购物等,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逗留、度假,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乡村农民收益。
4、农业生态功能保障区
农业生态功能保障区以市域范围内的绿色山脉和水系网络为基础,承担自然生态环境保障与绿色安全种养环境保护功能,主要以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自然湿地等重要保护区域为主,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现强制性保护。以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为基础,整合各类资源,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避免过度开发与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及产业项目准入条件。在现代生态种养区外围划定保护红线,对红线内土壤状况进行监测,对于被污染区域应及时采取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改良,以确保绿色安全种养环境。加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提高水体净化能力,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水、气、土资源保障。
二、生态精品农业产业规划
1、生态精品粮食产业
(1)现状分析
201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46万亩,总产52.4万吨,单产359公斤。其中水稻78.1万亩,亩产458.1公斤;单季稻74.5万亩,亩产460.5公斤;旱杂粮67.9万亩,其中大豆17.5万亩、玉米10.1万亩、蚕豌豆6.2万亩、马铃薯13.4万亩、番薯15.6万亩,小杂粮2万亩;其他油料作物油菜12.6万亩、花生2.2万亩、芝麻0.3万亩。水稻最高产量突破850公斤,达到879.1公斤;水稻品种中超级稻和超高产品种60万亩,旱杂粮中鲜食产品面积超过25万亩。全市建有稻谷烘干中心8个、水稻育秧中心22个。现已具备育秧能力4.65万亩、2012年实际育供秧2.28万亩,均比上年增加1倍以上;全市已拥有烘干机13台,烘干总吨位132.5吨,完成烘干量4355吨,增加137%。单一合作社机插等服务面积超过1000亩,水稻社会化服务快速增长。全市稻麦复种面积20亩以上种粮大户2105户,粮食播种面积6.4万亩,土地流转面积6.9万亩,其中100亩以上种粮大户30户。
粮食生产表现的主要问题有:耕地资源约束。丽水人多地少,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发展经济作物增加收入,两者对于耕地需求的矛盾难以消除,继续靠扩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之路难行,农田的水利等基本设施老化严重,沟渠路电等基础设施损毁、失修比较普遍。耕地质量下降。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使得大量长期耕作形成的优质粮地减少,新增耕地地力条件不佳,耕地地力总体情况呈下降趋势。据丽水市土肥植保站2008年对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工作表明,丽水市标准农田质量水平低,一等田只占1.24%,二等田占29.06%,三等田占10.08%。同时农田土壤养分状况与三十年前的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比:有机质从31.2g/Kg降到27.3g/Kg;土壤PH值从5.64降到5.22。生产风险加大。低温、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水稻“两迁”害虫发生趋重。随着耕作制度的变迁,病虫的发生危害也产生了明显变化,对防灾减灾带来了新的困难与挑战。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成本上涨从前期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近期已经转为种子等物化成本和劳动力价格及土地流转成本连年大幅度增加。粮食生产与蔬菜、食用菌、茶叶等产业比较效益的差距也逐年加大。生产主体弱化。粮农老龄化严重,科技素质偏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同时,粮食生产技术人员力量越来越薄弱,面上粮食生产技术普及率到位率仍然偏低,严重制约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
(2)发展思路
粮食是特殊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丽水市现有人口260余万,年需口粮50万吨,工业用粮10万吨以上,饲料用粮30万吨以上,种子用粮近10万吨,每年全市粮食需求总量100万吨。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口粮和饲料粮需从外地进口,自给率不足55%。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始终不能放松,特别要保证城乡居民口粮的自给。
粮食生产的总体思路是:以增产增效为目标,以粮食功能区建设为抓手,以粮食主产乡镇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单产、拓展功能、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应用新型农作制度,落实扶持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供生态健康粮食产品。
(3)发展目标
到2016年,全市粮食播种规划面积稳定在138万亩,单产达到360公斤以上,总产量50万吨。到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规划面积继续稳定在138万亩,单产达到370公斤以上,总产量52万吨。2030年远期预计单产将达到390公斤以上,总产量54万吨。
表3.1 粮食生产面积总产规划
2016年 2020年 2030年
面积(万亩)总产(万吨)
水稻 77.5 36 76 36.4 75 37.4
其中:
单季稻 74.5 34.8 74 35.5 73 36.5
旱粮 60.5 15 62 15.8 63 16.4
粮食合计 138 51 138 52.2 138 53.8
(4)发展布局
生态稻米:采用超级稻为主的优质高产品种,以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为主,重点集中在龙泉市、庆元县和遂昌、松阳等县。
表3.2 生态健康粮食产品区域分布
类 别 内 容 区域布局 面 积(单位:万亩)2016年 2020年 2030年
生态稻米 超级稻和优质米品种,推行无害化生产技术 龙泉、庆元为主,以及遂昌、松阳等 30 35 40
生态精品米 稻鱼共生生态米 青田、景宁为主,以及庆元、龙泉等 6 10 15
生态功能米 本地种红米、紫黑米、富硒米、有机米、山谷米等 景宁、莲都、庆元、云和、龙泉、遂昌等2 3 4
鲜食旱粮 鲜食玉米、鲜食大豆、蚕豌豆等 莲都、缙云、松阳、青田等 22 23 25
健康旱杂粮 甘薯、玉米、马铃薯、荞麦、赤豆等粗杂粮及加工品 缙云、莲都、遂昌等 10 15 20
生态精品米:以稻田共生、稻鸭共育、稻螺共养等种养结合模式生产。
生态功能米:包括本地种红米、富硒米、紫黑糯、有机米等,主要产地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鲜食旱杂粮:生产优质鲜食玉米、鲜食大豆、蚕豌豆等。
健康旱杂粮:包括粗纤维丰富的番薯等优质旱粮和迷你番薯、荞麦等具有健康保健功能的旱杂粮。
(5)建设重点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对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重点培育一批统一育秧、统一植保、统一耕种收的粮食生产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重点扶持农机、植保、土肥等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发展,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保姆式服务,完善服务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服务能力。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经营水平和种粮效益。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积极扩大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降低生产成本。到2016年,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农机化服务中心30个。
提升技术支撑。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建立分工协作、职责分明的新型农技推广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农技人员包片联户指导粮食生产制度,强化技术的组装配套和集合使用。积极引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2016年水稻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80%;加快技术集成,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的有机结合,挖掘生产潜力,到2016年主要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主要粮油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30%。完成二等标准农田实施质量提升建设工程。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其中机耕率89%,机收率30%,机械栽植率5%,统一育供秧率8%。种粮大户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50%。
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按照基础设施完善、耕地质量提升、生产技术先进和服务体系健全的要求,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多方筹措资金,精心组织实施,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旱涝保收的稳产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和高产高效的示范区。稳步提高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投入,积极引导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等项目在粮食生产功能区整合实施,严格规划编制建设要求,通过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与保护,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到2018年全市建设44万亩粮食功能区,完成投资7.4亿规模粮食功能区建设。逐步形成与完善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相配套的粮食稳产高产标准体系,不断提高粮食单产。
创新农作制度。大力推广稳粮增效种植模式,探索新的耕作制度和多熟栽培。积极推广稻耳轮作、稻菜轮作、稻药轮作等“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行粮食新“三熟”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积极推广稻鱼(螺、蟹、泥鳅)共生、稻鸭共育等生态循环种养稳粮增效模式。至规划中期,形成莲都、松阳等地的粮食新三熟高效生产示范带;龙泉、庆元、云和等地的稻耳高产高效模式示范带;遂昌等地的制种荞麦等模式示范带;青田、庆元、景宁、缙云等地的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稻螺共养等循环种养模式示范带。示范推动粮经结合、种养加结合的“千斤粮万元钱”生态高效种植模式,培育有地方特色的稳粮增效型家庭农场。
旱粮生产基地建设。丽水旱粮作物类型多、分布广、适应性强,旱粮主产区域生态环境优异,旱粮产品营养丰富、健康功能突出,生产潜力大。旱粮也是加工转化的重要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政策引导、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加强旱粮基地建设,发展产业化经营和营销服务,构建现代旱粮产业体系。到2016年,新增旱粮生产面积3.25万亩,亩效益提高20%以上;建设100亩以上连片旱粮生产认证基地面积2万亩。
表3.3 生态粮食生产主要乡镇布局
基地布局 面积(万亩)
重点发展区域 46.75
莲都区 碧湖镇、大港头镇、老竹镇
龙泉市 垟上镇、八都镇、小梅镇、查田镇、安仁镇、兰巨乡、塔石乡、道太乡、城北乡、龙南乡
青田县 船寮镇
庆元县 淤上乡、黄田镇
缙云县 壶镇镇、新建镇、东渡镇、东方镇
遂昌县 妙高镇、云峰镇、新路湾镇、金竹镇、大柘镇、石练镇
松阳县 西屏镇、望松乡
基地布局 面积(万亩)
次重点发展区域 9
莲都区 联城镇
龙泉市 锦旗镇、 垟竹乡
庆元县 松源街道、濛洲街道
青田县 仁庄乡
遂昌县 湖山乡、三仁乡
松阳县 大东坝镇、叶村乡
(6)生态措施
发展生态健康粮食产品。在稳定粮食生产总面积、提高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市生态环境优异、耕地海拔分布和类型多样和山区小气候多样等特点,大力发展具有绿色生态、健康保健等特点和功能的粮食产品,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的安全、生态、健康、绿色食品需求。到2016年,建设30万亩生态稻米生产基地、6万亩生态精品稻米生产基地、2万亩生态功能米生产基地和22万亩鲜食旱粮生产基地、5万亩健康旱杂粮生产基地。积极开发利用丽水特色地方粮食品种,形成区域发展特色。
2、生态精品食用菌产业
(1)现状分析
食用菌产业是全市最大农业主导产业。2012年食用菌栽培量7.6亿袋,产量5万吨,产值21.9亿元。食用菌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的49%和45%,其中代料香菇、黑木耳占全省的85%,灵芝及孢子粉、灰树花产量、产值占全省的90%以上。食用菌生产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产业特色明显,产品结构优化,香菇比重下降,黑木耳生产快速增长,产量增加,全年黑木耳(干品)产量13733吨,比上年增长23.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方式快速发展,其他菇类产量增长迅速,产量达到4928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1.2%。从产品区域布局上,基本形成龙泉、庆元、景宁优质花厚菇生产区域,莲都、云和、缙云、松阳和遂昌低海拔地区的内销鲜香菇生产区域,龙泉、景宁、云和、庆元为核心的黑木耳产区,形成了龙泉椴木灵芝、庆元县灰树花等特色区块。
丽水食用菌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食用菌品种结构与生产方式单一。全市食用菌以香菇、黑木耳为特色品种,生产方式多采用熟料菌棒式,两大品种生产规模占食用菌总规模的90%强,单一品种与单纯的生产方式应对市场变化能力相对薄弱,农业废弃物不能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集约化程度低和深加工能力弱。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千家万户生产模式和低水平的专业化分工,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层面上,精深加工不足,菌物生物医药产业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机械装备程度低和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过程除装袋实现半机械操作外,其它环节仍基本采用手工操作,人力搬运,生产效率低。生产基地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大多数基地没有建设统一的水、电、路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菇棚设施简陋,抗自然灾害能力脆弱。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和管理服务能力弱。服务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专业人才的匮乏,产业引导、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缺位。
(2)发展思路
以稳规模、提效率、增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促进食用菌产业向优质高效、生态持续、规模集约方向发展。加快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业,完善食用菌市场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和产业信息体系建设,提高食用菌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发挥食用菌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深化资源的多级利用和重复利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食用菌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延伸产业链,推动食用菌产业向精品化现代化发展。
(3)发展目标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香菇、黑木耳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秀珍菇、杏鲍菇、金福菇等草腐型珍稀菇,加快开发牛肝菌类为主的菌根型菌类,推动香菇王国向食用菌王国转变。到2016年各类食用菌生产规模8.5亿袋,其中香菇4亿袋,黑木耳3亿袋,其它菌类1.5亿袋,总产量6万吨,食用菌一产产值达35亿元,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实现百亿目标。
(4)发展布局
根据丽水食用菌产业生态精品建设的要求,以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规模效益为主要出发点,优化产业的区域化布局。
香菇生产区域:以龙泉、庆元、景宁为核心,覆盖遂昌、松阳五县(市)的优质花厚菇生产优势区域,稳定香菇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和产品质量安全性,建成高品质出口香菇基地;以百山祖—凤阳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及松阳、云和的高海拔地区,建立高海拔夏季香菇基地;在缙云、遂昌、松阳建立中低海拔夏季香菇基地,在莲都区、云和县、缙云县、松阳县和遂昌县低海拔地区形成内销鲜香菇基地,利用高中低海拔生产布局,形成区域性香菇周年生产供应格局。
黑木耳生产区域:在龙泉市、景宁县、云和县、庆元及其周边的莲都区和松阳县形成黑木耳产业区,发展水稻—黑木耳轮作的黑木耳露地栽培。
特色珍稀菇生产区域:以龙泉市的岩樟—城北—道太以及景宁县城周边为核心形成椴木灵芝特色区块;以庆元县黄田为核心形成灰树花特色区块;以缙云县的舒洪—双溪口为核心的秀珍菇、杏鲍菇等珍稀菇特色区块;在缙云县、莲都区、云和县、松阳县和遂昌县低海拔地区建立鲜品食用菌产业区。
菌种生产区域:以龙泉市安仁镇、云和县云和镇二个黑木耳菌种生产基地为重点,稳定和提高生产规模;增强景宁县、莲都区、庆元县香菇菌种生产能力和供种能力,逐步形成香菇菌种产业区域格局。
产品加工区域:以庆元县、龙泉市、莲都区为重点,开展食用菌加工与深度开发,建立食用菌精深加工特色工业园区。
表3.4 生态食用菌生产基地布局
香 菇
高品质出口香菇基地:以龙、庆、景为核心,覆盖遂昌、松阳五县(市)生产优势区域
高海拔夏季香菇基地:主要为百山祖—凤阳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以及遂昌县、松阳县和云和县的高海拔地区
夏季香菇基地:缙云、遂昌、松阳建立中低海拔地区
内销鲜香菇基地:莲都区、云和县、缙云县、松阳县和遂昌县低海拔地区
黑木耳:龙泉市、景宁县、云和县、庆元县及其周边的莲都区和松阳县
特色珍稀菇
椴木灵芝特色区块:龙泉市的岩樟——城北——道太以及景宁县城周边为核心
灰树花特色区块:庆元县黄田——龙泉小梅
平菇类珍稀菇特色区块:缙云县的舒洪——双溪口为核心
鲜品食用菌产业区:缙云县、莲都区、云和县、松阳县和遂昌县低海拔地区
菌 种
黑木耳菌种:龙泉市安仁镇、云和县崇头镇
香菇菌种:景宁县、莲都区、庆元县
(5)建设重点
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到2016年建设50个规模的标准化基地。其中香菇25个,黑木耳20个,珍稀菇5个。形成5个年生产量500吨的工厂化生产基地。加快已建基地改造升级,着重改造生产基地水源和公共设施,逐步建立基地污染源入侵防御系统,提升基地标准化水平。
菌种产业化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积极引进国内外的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做好香菇当家栽培品种的提纯复壮,珍稀食用菌品种的选育、驯化、引进、开发以及野生菌类的驯化工作,加强新型菌种的开发与应用,推进菌种产业化。重点建设3—4个品种选育基地,10个标准化菌种繁育基地。其中,建设香菇菌种繁育基地4个,黑木耳菌种繁育基地3个。加强菌种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和检测技术能力建设,建立菌种质量测试机构1—2个,重视食用菌种质资源的保护,重点建设和完善种质资源库1—2个。
精深加工产品与食用菌生产机械设备开发。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及加工机械设备的引进力度,提高企业发展能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鼓励企业从事食用菌的加工、贮藏业务,积极开发具有保健功能和药用效果的精深加工产品。培育千万元产值的精深加工企业15家,加强生物医药保健产品研发,年产品出口创汇1.5亿美元以上。在生产机械、培养料、管理器具、易耗材料、棚架材料等领域,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发符合生产需求并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新设备。
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根据产业布局与市场需求,重点规划龙、庆、景三个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进行技术和硬件设施改造,提升市场功能;加强对乡村鲜菇市场的规划与扶持建设,改善产地交易条件。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品牌直销、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模式,提高经营主体开拓市场的能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充分发挥其联结农民和市场、引导生产和经营等方面的作用。
食用菌文化保护和品牌提升。加强民间的食用菌文化保护与挖掘,重点对一批香菇文化遗址、遗存进行修缮保护,深化香菇文化开发,紧密文化与产业结合,提升食用菌产业文化品位。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多形式大力宣传“庆元香菇”、“龙泉灵芝”、“云和黑木耳”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发挥品牌对产业的带动作用。
(6)生态措施
绿色生态型食用菌开发与原材料循环利用。通过结构调整,多元化开发,实现食用菌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和谐的发展。实施一批“废菌糠再利用”、“果枝、桑枝、豆杆、果壳、秸秆等种养废弃物资源利用”推广和示范基地项目,开展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食用菌资源综合利用和多级利用的研究。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零排放试点示范基地。
3、生态精品水果产业
(1)现状分析
2012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47.25万亩,总产量39.6万吨,产值7.46亿元。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格局,莲都成为“中国椪柑之乡”、青田为“中国杨梅之乡”、松阳为“浙江脐橙之乡”。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之一“山水”牌椪柑,浙江省十大名梨之一“翠沁”牌翠冠梨,浙江省十大杨梅之一“山鹤”牌杨梅等品牌家喻户晓。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的乡镇有30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专业村有200个,涌现出一批亩产值超万元、园产值超百万元、户收入数十万元的高效典型。创建水果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个,省级水果产业强县2个,水果产业强乡6个,特色示范基地50个,水果产业成为丽水八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水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硬件设施投入不足。以山地果园为主,道路、水利、电力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投资缺口大,直接影响产能和产品质量,园地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品结构性、季节性矛盾,品种搭配(授粉树、周年供应)、产品的多样化、多层次上的欠缺。品种结构不够合理,直接影响效益。水果产业化程度低。果园规模小,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商品化、加工水平、品牌经营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都较低,缺少名牌产品,果农质量理念不强,果业龙头企业缺乏,品种“杂”,生产、经营者科技素质层次较低,成为制约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2)发展思路
围绕打造“特色精品果业”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创建省级现代果园、精品果园、特色果园建设为抓手,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加强果园设施建设,改善果园生产基础条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区域品牌,拓展产品市场,提高产业效益和竞争力。
(3)发展目标
水果产业发展以柑橘、桃、杨梅、梨四大水果为主,其它品种为补充的均衡发展格局。全市水果产业布局形成莲都瓯柑、庆元甜橘柚、松阳脐橙、缙云蜜桃、青田杨梅、云和蜜梨、遂昌提子、丽水白枇杷的优势产区。到2016年,全市水果总面积稳定在50万亩,总产量45万吨,果品总产值12亿元,精品果率达到35%,优质果率达到75%以上,推广优新技术,扶持做强水果品牌。到2020年实现一二三产总产值百亿目标。
表3.5 到2016年末丽水水果产业发展目标
品种 柑橘 杨梅 桃 梨 枇杷 其他 合计
种植面积(万亩) 16 12 9 5 2 6 50
总产量(万吨) 20 5 10 4 0.5 5.5 45
总产值(亿元) 3.5 3.5 2.5 1 0.5 1 12
选育开发利用与推广枇杷、梨等水果良种,建立优选水果种质资源库。以优质和效益为核心,改造、更新老果园,优化现有果园管理,围绕“三品三产”(品种、品质、品牌、产前、产中、产后)推进水果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水果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精品果业。
(4)发展布局
柑橘区域:以莲都、青田、松阳、龙泉、庆元等县(市、区)为重点区域,减少椪柑面积,扩大早熟(早熟温州蜜柑、特早熟温州蜜柑)和晚熟耐贮藏(甜橘柚、瓯柑)的品种面积,建成一批温州蜜柑、椪柑、甜橘柚、瓯柑、脐橙等精品、标准化示范基地。
杨梅区域: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以青田、缙云、莲都等县(区)为重点实施区域,低海拔区域增加早熟品种比重,提早上市,向海拔500米地带发展,延长市场供应期;逐步扩大杨梅鲜果市场销售半径,开发杨梅特色加工产品。
桃区域:以发展硬溶质桃类品种为主,适当发展加工黄桃、软溶质桃和一些特色桃类品种,科学布局搭配早、中、晚不同熟期品种,重点发展区域为莲都、缙云、青田等地,在低海拔地带发展早、中熟品种为主,在中高海拔地区发展中晚熟品种为主,延长果品上市期。
梨区域:以松阳、云和、龙泉、景宁等县为重点发展区域,在扩大生产提高质量的同时,选育推广传统云和雪梨,确立我市历史名梨、早熟梨在全省的地位,逐步扩大梨的销售市场,增加出口量。
枇杷区域:以发展丽水地方优良品种为主,选择低海拔、大水体、瓯江流域等小气候环境优越的区域,替代部分柑橘面积,重点发展区域为莲都、青田、龙泉、云和等地。
其他水果区域:葡萄、猕猴桃等水果,根据品种特性、小气候环境、生产、销售形势等综合因素,在现有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开发中山地带的水果种植,利用山区垂直气候优势,引进、开发水果新品种,重点引进试种猕猴桃等,扩大水果种植区域和品种。
表3.6 生态水果生产基地布局
序号 区 域 布 局 面 积(万亩)
1 柑橘 以莲都、青田、松阳、龙泉、庆元等县(市、区)为重点区域,建成一批温州蜜柑、椪柑、甜橘柚、瓯柑、脐橙等标准化示范基地。 16
2 杨梅 以青田、缙云、莲都等县(区)为重点实施区域,低海拔区域增加早熟品种比重。 12
3 桃 以莲都、缙云、青田、龙泉等县(市、区)为重点。 9
4 梨 以松阳、云和、龙泉、景宁等县(市)为重点发展区域。 5
5 枇杷 以莲都、青田、龙泉、云和等县(市、区)。 2
(5)建设重点
生态精品水果基地建设。建设特色、精品、生态水果基地,以完善设施、改善肥培、精细生产等措施提高全市生态精品水果生产能力和水平,到2016年生态精品水果生产基地面积达40万亩以上,其中建设标准化果园5万亩,生态精品水果比例达80%,提高果品品质,提升水果产业,突出产品精品化、特色化。
地方良种资源选育与优新品种引选建设。做好水果地方品种资源的挽救、收集和保存,尤其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云和雪梨、丽水白枇杷、柚等地方优良单株的选育,挖掘、培育丽水特色、高效、优质的水果地方种质资源。同时开展水果新品种引进、选育和示范推广,贮备一批有推广潜力的优新特品种,建设柑橘、杨梅、梨、桃、枇杷五个优势水果良种繁育基地,扩大优新特品种的种植面积。
老果园优化与改造建设。加快老果园的改造与提升,到2016年,优化、改造老果园10万亩,其中柑橘6万亩。实施“三疏一改”、病虫综合防治、品种改造等成熟技术,提高效益,提升产业。
品牌提升和强化产后处理建设。以获奖的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十大精品杨梅和十大名梨等企业带动和基地建设为核心,做大做强一批果品名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开拓果品市场。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和带动作用,拓展中高端果品市场,延伸水果产业链。
4、生态精品茶产业
(1)现状分析
丽水是中国绿茶生产一类适生区,宜茶山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茶树品种优良,全市九县(市、区)共有160个产茶乡镇2000多个产茶村,近25万人从事茶产业。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48.2万亩,总产量2.8万吨,产值21亿元。其中无性系良种率79.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一。茶叶产值从十五期初全省第6位到2007年起跃居第3位,被誉为浙江最具增长空间的新兴产茶市,与绍兴、杭州并列产能大市,从发展趋势看,未来5—10年,我市如抓住机遇加大力度有机会成为全省茶叶产能(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第一大市。
全市茶产业生产布局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产区带状优势区域发展明显,形成以松阳、遂昌为中心的松古丘陵茶园、中低山、高山茶园等梯级分布的茶园结构为特征带状优势产区,松阳、遂昌、景宁、龙泉、缙云、莲都列入浙江省茶叶优势产区。二是主导产品特色明显。全市形成了以惠明茶、银猴茶等浙江十大名茶为代表的一县一品名优茶,以扁形白茶、龙泉金观音(乌龙茶)、红茶、缙云黄茶为代表的特种茶,以香茶为代表的优质茶的多茶类生产格局。
丽水茶产业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遂昌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31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市有36家企业1.8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茶认证。初步实现一县一品,金奖惠明、松阳银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龙谷丽人”等8个品牌获浙江名牌称号。同时,松阳浙南茶叶市场、遂昌龙谷名茶市场、缙云杜桥茶叶市场和众多茶青(鲜叶)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推动丽水茶叶产业化经营作用显著。
当前茶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为:产能快速扩张,市场拓展能力亟待提高,生产旺季劳动力(采茶工)短缺突出。茶叶清洁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产业技术队伍薄弱,科技支撑有待加强,茶叶高附加值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茶叶龙头企业规模不大,整体综合实力有待加强。
(2)发展思路
顺应茶产业发展规律和消费需求趋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经营创新为动力,以品牌为主线,以政策引导转型升级为抓手,推进茶产业发展“外延扩张”同时向“内涵提升”方式转变,着力提高丽水茶叶竞争力,促进茶农增产增收。
(3)发展目标
依托资源、地理、气候和土壤等条件优势,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以“浙江第一茶叶产能大市”为奋斗目标,至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5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48万亩,产量3.5万吨,全市茶叶第一产业产值、精深加工产值和综合产值分别达到25亿元、10亿元、100亿元。至2020年,全市茶园面积65万亩,产量4.5万吨,全市茶叶第一产业产值、精深加工产值和综合产值分别达到35亿元、20亿元、120亿元。2030年远期预计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积极培育“三区一中心”,世界绿茶特色产区,中国生态绿茶优势区,多茶类开发实践区,中国绿茶交易集散中心,构建浙江最具成长性的茶叶产业带,实现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转变。
(4)发展布局
空间布局:丽水茶叶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遂昌的大柘、石练、妙高、云峰,松阳的古市、新兴、玉岩、板桥,景宁的澄照、鹤溪、沙湾,缙云的大源、大洋、三溪、东方、五云,龙泉的兰巨、八都、住龙、小梅、竹垟,庆元的黄田、竹口,莲都大港头,青田章村,云和朱村乡等乡镇。以现有“一县一品”的名优茶生产为基础,积极发展极具市场发展潜力的丽水香茶和金观音(乌龙茶)、红茶、缙云黄茶等特色茶,打造以瓯江流域早生和中高海拔高山茶为重点的浙江绿谷特色茶产业带。一是在瓯江流域松荫溪、龙泉溪、好溪沿岸等低山缓坡海拔350米以下地段,大力发展乌牛早、龙井43等特早生茶园,建成早生名茶产业带,重点争夺名优茶早期市场。二是在海拔350-900米的中高山地段重点发展白茶、金观音等特色品种或高香型品系高山茶园,建成品质特色型的高山茶生产基地。其中绿茶以松阳、遂昌、景宁、缙云、莲都、云和等为优势区域重点;新发展特色乌龙茶、红茶以龙泉等地为优势区域重点。
表3.7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布局
序号 区域布局
1 特早生茶园 瓯江流域松荫溪、龙泉溪、好溪沿岸等低山缓坡海拔350米以下地段
2 高山茶生产基地 海拔 350-900 米的中高山地段,绿茶以松阳、遂昌、景宁、缙云、莲都、云和等为优势区域重点;新发展特色乌龙茶、红茶以龙泉、庆元等地为优势区域重点
产业方向:围绕培育丽水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用工业理念改造传统茶产业,重点是品牌、技术、市场、资本及管理。一是主攻有机、绿色茶和特色产品,走高端高效生态精品茶业之路;二是以建设清洁化、标准化名茶加工厂为载体,改善茶叶生产环境,全面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强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加快推行QS生产许可制度和I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步伐,确保茶叶优质、安全;三是加强茶叶新产品开发,多茶类发展,进一步优化品种、品质和品牌,推进茶产业升级,在巩固丽水茶叶生产在中国绿茶优势产区地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发展金观音、红茶等多茶类生产;四是主攻茶树品种无性系改良,加大茶园换种改植力度,以茶树良种化建设为抓手,稳步扩大茶园面积和生产规模,夯实产业基础;五是加强茶树绿色防控、机采机剪机制、茶叶精深加工等实用新技术的推广,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六是以茶叶市场建设和品牌专卖店建设为突破,运用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手段,拓展市场,做大规模,做强品牌。
(5)建设重点
推进标准茶园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推广和自主选育一批优质、高效、低碳、珍稀的茶树新品种;加强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全市年育苗能力达到1亿株以上;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生产,普及农业、物理、生物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行茶园统防统治,严格控制茶园生态环境污染。支持龙头企业使用宜茶荒山荒坡建设茶叶生产基地。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品种结构合理、良种良法配套、适应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的茶叶标准园。全市每年新增无性系良种2万亩,到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56万亩以上,茶树无性系良种比重达到85%以上。
加快多茶类和茶叶精深加工开发。一是主攻茶叶新产品开发,加快多茶类发展。在巩固丽水茶叶生产在中国绿茶优势产区地位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发展乌龙茶、红茶、黄茶等茶类生产。二是按照“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提取茶叶功能成分并加工成终端产品,重点推进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食品添加剂、茶饲料添加剂、茶日化用品等领域的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三是鼓励支持包括品种、种植、茶叶机械、深加工、茶文化旅游在内的茶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模式发展。
继续推进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加强茶叶连续化加工流水线的研发与推广,实现大宗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规模化。推进标准化名茶厂建设,不断改进加工装备条件和加工工艺,提高茶叶加工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加快加工设备升级,着力提高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到2016年,重点建设50家标准化名茶厂,优化改造500家,实现丽水夏秋茶资源利用率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建设速溶茶粉、茶食品、茶保健品等茶叶深加工企业10家以上,规划期末实现茶叶深加工产值10亿元以上。
着力培育生态精品名牌。以质量安全保障工程为抓手,推行茶叶安全生产适用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加强基地规范化建设,探索创新产地管理模式,提高安全质量生产水平。深入实施茶叶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创建、宣传和保护力度,鼓励企业打造优势品牌、培育驰名商标,全面推行茶叶品牌化经营。深化茶叶区域品牌整合,加强区域品牌服务能力建设,以公用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在配合全省“浙江绿茶”全球推广计划和各县(市、区)“一县一品”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香茶”等形象定位。积极加强品牌推介、营销策划和市场监督管理,提升公共品牌受益力。
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外建基地、外引资金、外拓市场,利用市外省外茶叶资源发展茶叶精深加工业。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展示展销,在稳定传统北方内销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培育香茶等产品替代传统外销眉茶拓展欧美等购买力强的国家和地区市场,提高丽水茶产业外向度。
完善松阳浙南茶叶市场、遂昌龙谷名茶市场、缙云茶叶市场等产区市场功能,积极培育新兴产区产地市场。2016年,每年开展以公用品牌建设为切入点的重大茶事活动,组织参展国内外大中型茶博会2—3个。培育建成年销售额40亿元以上市场一个,3亿元以上的2—3个,培育丽水茶叶大中城市品牌营销窗口100个。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与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茶产业技术与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茶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浙江大学浙西南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丽水综合试验站、茶叶科技创新团队的作用,加强茶叶生产加工重大技术攻关和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研究,重点突破名优茶机采、连续化加工和茶园防冻等关键技术。组织实施茶产业成果转化工程,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茶叶科研、教育、推广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健全基层茶叶技术推广体系,加快茶叶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启动“千名新型职业茶农技能培训行动”,着力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科技素质。
提升茶产业组织化程度,推进丽水茶文化建设。积极发挥茶叶中介组织的作用,推进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规范、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机制,增强茶叶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引导建立劳务中介组织,探索、推行茶叶保险等风险防范机制。发挥茶产业组织推进茶叶标准体系建设、打造丽水区域茶叶品牌,茶叶信息网络服务、提高对外协作能力。
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把茶文化作为新兴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我市茶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优势,择优扶持一批茶文化企业和茶文化产品,重点支持“茶乡游”等休闲观光养生项目建设和科学饮茶知识的普及推广,增强竞争软实力。鼓励开展茶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支持茶文化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开展“茶为国饮、健康消费”等活动,积极举办参加茶文化节、茶摄影、茶诗会、茶采风笔会、茶艺茶道表演等,以茶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播茶文化,促进茶消费,发展茶经济。
5、生态精品蔬菜产业
(1)现状分析
近年来,丽水蔬菜产业充分利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与气候土地等生产潜在性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以高山蔬菜、设施蔬菜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山地蔬菜产业,精心打造绿谷“菜园子”,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蔬菜基地,形成了以缙云景宁庆元茭白、莲都长豇豆、遂昌龙泉四季豆、庆元松花菜等为主的规模化蔬菜产品生产基地。2012年,全市蔬菜(含西甜瓜)播种面积72.79万亩、产量125.97万吨、产值21.86亿元,高山蔬菜面积20万亩,占全省的50%以上,每年外销华东地区蔬菜60多万吨,丰富了大中城市菜篮子供应,增加了山区菜农的收入。
通过调整品种搭配、播期选择、茬口安排和种植模式创新等关键生产技术,丰富山地蔬菜栽培模式。通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昆虫性诱剂、杀虫灯、生物和植物源农药等先进安全生产实用技术,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加强质量监管与检测,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效控制农药残留,保证蔬菜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农业主体参与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提高品牌效应。通过举办茭白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提高蔬菜的知名度,提升文化品位,延长产业链,提升市场影响力。全市现有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蔬菜产品73个,年产量达14.3万吨。
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为: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弱。目前丽水市蔬菜生产主体主要为千家万户菜农,虽然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快发展,但合作社组织规模小,运作能力不强,联结程度不高,组织化程度低。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蔬菜采后加工和市场拓展能力薄弱,呈现“鲜菜比例过高,加工出口能力弱”特征,制约了产业结构优化与效益提高。蔬菜生产基地交通条件、排灌条件、栽培设施等基础设施薄弱。蔬菜生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紧缺。随着城镇化发展,山区大量劳动力外移,蔬菜用工难逐年突出。土地流转难、流转时间短,生产配套用地难,企业商品意识、品牌意识不强,影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发展思路
充分开发利用山区蔬菜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山区生态特色商品性蔬菜。实施“区域布局、适地种植、规模特色、生态精品、鲜加并举、拓展市场、助农增收”战略。通过生产主体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社会服务创新、科技驱动创新,推动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绿谷“菜园子”,丰富华东“菜篮子”,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安全优质、经营集约现代蔬菜产业,实现蔬菜产业“保供增收”的发展要求。
(3)发展目标
到2016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5万亩,总产量达到130万吨,产值25亿元。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蔬菜商品率达到75%以上,生态精品产值占总产值80%以上,培育一批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专业家庭大户,中小型加工企业及合作组织达200家以上,主产区乡镇配备产地收购分级场所,全市冷藏保鲜库达到3万立方米以上,蔬菜加工转化率较大增长,山区特色优势商品性蔬菜区域化、规模化明显,形成水生性蔬菜、豆类蔬菜、瓜果类、根茎类、甘蓝类蔬菜等优势产业带,形成长三角地区特色优势高山蔬菜主产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分级包装水平和比例有较大的提高。
到202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80万亩,总产量达到140万吨,产值35亿元,实现大蔬菜产业总产值百亿目标。全市蔬菜商品率达到80%以上,生态精品产值占总产值90%以上,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主体得到明显发展,社会化服务分工初步确立,传统经营模式与新型经营模式并举,科技驱动进一步加强,产品分级销售率明显提高,全市冷藏保鲜库达到5万立方米以上。
(4)发展布局
近中期规划建立6个山地生态精品蔬菜产业带,面积60万亩,远期规划面积75万亩,其中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城镇近郊常年鲜菜生产基地6万亩。
豆类蔬菜产业带。以长豇豆、四季豆为主,规划面积15万亩,主要布局在莲都碧湖、遂昌高坪、龙泉龙南等地,产区实行菜粮轮作、豆类与茄果类瓜类轮作。瓜果类蔬菜产业带。以种植丝瓜、黄瓜、南瓜、苦瓜、茄子、辣椒、番茄为主,规划面积20万亩,主要布局在莲都碧湖、双黄、仙渡,缙云东渡、方溪,青田船寮、万阜,龙泉兰巨,遂昌妙高、石练,庆元江根等地。水生蔬菜产业带。以种植茭白、莲藕(籽)、荸荠等水生蔬菜为主,规划面积15万亩,主要布局在缙云大洋、前路、壶镇、新建,景宁大际景南,庆元岭头荷地,龙泉宝溪锦溪,松阳三都,莲都峰源等地。甘蓝类蔬菜产业带。以松花菜、甘蓝为主,规划面积5万亩,主要布局在庆元江根、岭头、荷地,以及龙泉、景宁、云和等地,实行松花菜与豆类茄果类轮作。根茎类蔬菜产业带。以种植萝卜、生姜、毛芋、盘菜等为主,规划面积15万亩,主要布局在九县(市区)近郊、缙云大洋新建东渡、松阳四都等地,产区实行菜与稻、菜果轮作,以及高山反季节栽培。特色蔬菜产业带。以种植黄花菜、木槿花、紫苏、百合为主,规划面积5万亩,主要布局在缙云舒洪、双溪口,龙泉、景宁等地。
表3.8生态蔬菜生产基地布局
豆类蔬菜产业带(15万亩 ):主要以莲都碧湖长豇豆,遂昌、龙泉的四季豆等为主,产区实行菜粮轮作、豆类与茄果类轮作。
瓜果类蔬菜产业带(20万亩):主要分布在莲都碧湖、双黄、仙渡,缙云东渡、方溪、青田般寮、龙泉兰巨等,以种植大棚早熟西瓜、中高海拔黄瓜、南瓜、瓠瓜为主,以及莲都碧湖、遂昌妙高高坪石练、庆元江根等茄子、辣椒、番茄为主。
水生蔬菜产业带(15万亩 ):主要布局在缙云大洋前路壶镇新建、景宁大际、松阳三都、莲都碧湖、庆元岭头荷地、龙泉宝溪锦溪等,产区主要种植茭白、莲藕(籽)、荸荠等水生蔬菜。
甘蓝类蔬菜产业带(5万亩):主要布局在庆元江根、岭头、荷地的松花菜、云和甘蓝等主,产区实行松花菜与豆类茄果类轮作,逐步向龙泉景宁延伸。
根茎类蔬菜产业带(15万亩 ):主要布局在九县(市区)近郊、缙云大洋新建东渡、松阳四都等地,以种植萝卜、生姜、毛芋、山药、盘菜等为主,产区实行菜与稻、菜果轮作,及高山反季节栽培。
特色蔬菜产业带(5万亩):主要布局在缙云舒洪、双溪口,龙泉、景宁等,以种植缙云黄花菜、龙泉木槿花、景宁百合为主。
城镇保障性蔬菜生产基地(6万亩):全市九县(市、区)集镇的郊区,以种植叶菜类、葱蒜类、瓜果类等蔬菜为主。
(5)建设重点
加快产品开发与基地建设。加快生态精品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加大生态精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病虫害的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加强生态循环型生产技术的应用,建立生产、产品档案,健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制度,推行产品溯源制度,强化源头控制,为丽水市特色优势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提升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培育蔬菜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蔬菜产业,增加蔬菜发展内外动力。重点培育建设蔬菜生态精品种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示范专业村、销售加工企业,提升其生产、销售、加工规模。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新型营销模式;直销门店、超市直销、电子直销、物流快递、旅游采摘、开心农场、休闲耕作等,改变传统销售模式,缩短销售链条。大力发展新型生产模式:农民土地入股、种植大户+农业企业(合作社)、按产计酬等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发挥生产者、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强化科技驱动。突出科技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撑,大力发展省力化增效蔬菜生产技术,减少蔬菜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重点推广专业化育苗、机械化耕作、专业化植保、肥水同灌、采后产品处理等技术。加强县、乡蔬菜科技推广网络,建立起一支专业技术人员、产业辅导员、示范户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网络,加强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提高蔬菜生产推广技术水平。
完善社会化服务。加快蔬菜产业社会化分工,构建蔬菜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主产区要建立改造一批产地分级收购市场,新建一批冷藏保鲜库,建立蔬菜集约化育苗厂,组建专业植保和耕作服务组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农商研究院Farmigo.Net,由休橙(微信号:XCWHcom)发起,研究和实践农业电商和农村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