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非:农产品上行和品牌化

农商研究院Farmigo.Net注:2018年5月22日,杜非(百诚源CEO)在分享中指出,电商并不能解决一个地方全部农产品的上行问题,电商上行必须产品分级,差异化选品,通过不同方法实现农产品上行

杜非分享了“农产品上行中的方法和问题”,他认为在农产品上行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认清商品本身定位,要对农产品进行差异化分级。

按照正常的层级来讲:
pinpaihua-fn2.png
首先大宗商品,踏踏实实的做好批发渠道和农超对接;
中间层次稍微有点特色的商品,做一点社区店面和社群的对接,甚至可以做一部分的C2B反向社群。
顶层商品是价值感高,故事性强,容易做出让别人记住品牌的商品,特别是味蕾刺激非常强的商品,做c端的直供体系以及高端社区的营销是非常好的;
而中层和顶层商品跟电商的这种交互才会比较多。

因此,“在产品的处理上应该依照个性化、区域文化以及互联网化的原则进行孵化。从区域品牌到商品品牌,再到优质商品品牌,以此拉动产品自身的经济附加值。而拥有地理标识和有机认证等的高端产品,我认为可以尝试一下进口渠道。”

杜非认为所有农业从业人员当审视所从事的农产品所处分级,或者应把产品合理分级,然后依据等级去做产品的线上对接和发力。

农产品电商的选品原则

电商不能助力全域内所有农产品都通过电商的方法做上行,电商选品要具备几个特点

首先是减少同质化;
第二,尽量突出品牌,你做很多农产品品牌都会有品牌沉默期,但是你也不能因此就弱化了品牌,品牌的尽量突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尽量规模化;如果一个产品不能够做到规模化啊,它的生产成本就很难降低,未来在信息化、互联网、物联网化的发展中也没有优势;
第四,尽量能够支撑冷链物流和其它的远程物流的输送方式;也就是说你的前端分拣中心的标准化,存储条件,远程物流企业的顺畅性,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

另外还有增加体验感,这对于小众商品(有传播价值的商品)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之内是比较必要的。”

农业的新四化

pinpaihua-fn1.png
杜非认为“未来中国农业要实现农产品的新四化: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

如果不解决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和经营的组织化,各方面还是散的,如果不在产前产中产后解决标准化,那产品没有竞争力;如果不实现生产和经营的规模化,那么我们的产品抗冲击能力和价格优势就难以体现。如果整合品牌不能做大做强,而且没有通过必要的价值提升去做品牌保护,那么未来的品牌化也是一盘散沙。

农业品牌化
pinpaihua-fn4.png
杜非认为农产品的品牌锻造有经历了四个不同的时代:

在农产品1.0时代;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行为都是透明的,存在天然信任关系,那个时候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非常值得相信,买的人更在乎口感,而不是过多关注价格(当然因为近地销售,价格也不太高)。问题是总体采购量小,这个是原始农业时代。

农产品品牌的2.0时代;是初步的农业工业化的产物,这个时候,大家更多的关注消费体验和知情权。远距离的物流运输支持已经能够实现,农产品可以销得更远,但是你突然间发现。产品的生产和人之间的关系,突然间脆弱。我吃的西红柿,是在哪里产的,我可能不知道,我只知道是在家乐福买的或是在京东买的或是在每日优鲜买的,我知道消费渠道之外,根本不知道生产渠道到底是什么。

那么在这个时代当中产品和人之间的关系淡化,品牌的这个因素引入。生产者大量增加产量。那么农药、化肥等一系列不安全的东西就引入了,因为,生产者并不需要担心那个吃的人吃了东西会怎么样,因为我看不见摸不着他。

农产品品牌的3.0时代;信息化技术更多的拉近了人与人、产品与人的距离,这个时候呢,应该有更多的人在关注信任、关注品质,那么互联网和部分物联网的介入使得农产品在互联网渠道能够打通,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的信息不对称。但是,熟人和信任圈子依然没有建立,我们只是在商品呈现上看到了更多的信息,比如溯源体系,但是熟人和信任关系,其实没有建立,那么农产品依然在拼价格,品质和品牌依然是倒挂的。
pinpaihua-fn3.png
农产品品牌电商4.0时代;就是体验感增加、接触感增加,我们的农产品品质的透明化增长,概而言之就是“电商助力消费者参与产销互动”。这个时代,我们会有更多的移动、即时、物联网手段去介入到前端的生产,拉近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可以成为生产者,而生产者也可以更多的接触到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这个应该是未来。

农商研究院Farmigo.Net,由休橙(微信号:XCWHcom)于2014年发起,实践和研究农业电商农村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