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敬忠:乡村振兴战略应关注几个关键内容

作者: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此人们很容易联想到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它们之间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差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的。其目的主要是扭转长期以来的城乡关系,由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具体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上。可以说,其背景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长期实施了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导致农村发展滞后,因此其目标是促进农村更快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我国的发展已经从过往的“如何更快发展”转变为“如何更好发展”。因此,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目前的任务不再是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如何提升发展质量的问题。而发展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乡村和城市之间不平衡;发展的不充分更多表现为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发展质量问题更多表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如农村留守人口等)、生态问题(如农业农村污染等)和公平问题(农民权益保护等)等方面。为此,在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后,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可以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延续,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发展、新部署与新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性地位的判断和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在新发展理念框架下,对“三农”工作的整体性、全面性部署,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切不可将其局限于仅仅是村庄的发展或某些局部性问题的解决上。

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表现在:

(1)理论上,要改变城市偏向的发展思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2)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3)农业方面,既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又要努力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业发展尤其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此,需要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方面加强社会化服务和政策支持。
(4)农村方面,要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尤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的基础性工作,强调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此外,还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
(5)农民方面,要实现农民生活的富裕,尤其强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6)农地方面,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7)人员方面,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对于如何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总体理论框架和战略部署。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重点是要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判断,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1)农业方面,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规模经营看作是农业发展的唯一途径;其实,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小农在很多地方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且为农民家庭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因此,切不可通过行政手段加速小农生产方式的消亡,应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给小农生产方式留以足够的发展空间。
(2)农村方面,长期以来,学校的撤并以及年轻人外出务工等因素,导致了农村在一定程度上的空心化以及农村文化与治理在一定程度上的空虚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环境治理和社会工作等来恢复乡村魅力和乡村活力,将是振兴乡村的重要行动。
(3)农地方面,在“三权分置”和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尊重农民意愿,避免通过行政手段加速农民承包地的流转,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需要特别重视的方面。
(4)农民方面,继续探索适合贫困小农户脱贫增收的长效措施,对老弱病残人口、留守人口等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障服务,是让国家发展成果惠及农村弱势人口的重要手段。此外,乡村人口的生活方式既有与现代都市化生活连续相通的方面,也有其特殊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农民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了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特点,这也是十九大报告所倡导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警惕商品化思维和现代化生活方式对农村和农民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的过度挤压,要尊重农民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尊重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和农村生活空间。
(5)人员方面,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轻视从事“三农”工作人员的社会风气,应该从政策导向、媒体导向和具体措施方面,宣传投身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科技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鼓励更多有志之士投身振兴我国乡村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