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玺:中国农产品的流通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农商研究院Farmigo.Net注:张玉玺(北京新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董事长)讲了他搞农产品30多年来的一些思考。

今天可以说叫群英荟萃,能在这个会上有一个发言的机会,我感到很容幸,我发言的题目“中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现状和今后中国农产品发展的方向”,我要说明的是,我在前几天会务跟我联系,希望我来会上讲一下,给的时间是一个小时,昨天我做飞机到这儿以后,会务组跟我说,你最长不能超过40分钟,今天早上跟我说,你要压缩到30分钟晚上请你吃饭,还跟我说一句话,演讲者就跟美女穿短裙式的,越短越好,所以今天我不知道该怎么讲了。

我想看着大伙,如果都玩手机就讲得快,如果都听,我就多讲,争取晚上吃饭的时候去讲。我搞了30多年的农产品,全国计算了一下走了800多个县,尤其是国家贫困县,全世界我跑了50、60个国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讲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其实农业就两次,一次是生产,叫供给,一个是消费,今天讲供给侧改革,就是生产的方面要改革,为什么要改革,不改革行不行。

首先讲中国农产品三个阶段的划分,我是过来人,我是1949年生人,我是经历过的,我把中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1978,划为农产品的短缺时代,供不应求,我们饭都吃不饱,所以叫短缺时代。

78年以后进入发展阶段,这有几个理论,我们是承包经营,种地不收税,种粮给补贴,科技大发展,小时候我也种过地,种过玉米,小麦,亩产400多斤不错了,我70年当兵,78年回来以后,那时候人民日报有一个社论,头版头条这么些的,三三建九,不如二五一十,什么概念,你种三产,现在科技大发展,小麦可以达到1500多斤,科技大发展了,所以说1978年到2005年分为第二个阶段,叫农产品的发展阶段,刚才说科技大发展,种粮给补贴,承包经营,科技大发展。

从2005年到现在归为第三个阶段,叫流通阶段,为什么叫流通阶段,我认为有几个理论,流通阶段以后就是农产品的结构性的短缺与结构性的过剩相结合,农产品产能过剩了,你们有没有感觉从2005年以后,突然就农民的农产品丰产不一定丰收了,大白菜在地里了,丰产不丰收了,农民勤劳不一定致富了,我们小时候老说对粮食企业勤劳致富,但是你掌握不好,你卖不出去你勤劳不一定致富,这会儿没有种不出的农产品,只有卖不出的农产品,流通阶段,2005年以前还真没有看到过丰产不丰收,2005年发现了很多这样的事,其实后来我一想,学过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大片讲流通阶段,叫货物与商品的交换,叫卖得好就卖块宝,卖不好就卖根草。恰恰我们的领袖呢,列宁、斯大林、毛主席,这几位领袖都生活在短缺时代,斯大林53年就去世了,毛主席76年去世了,这些领袖在流通理论没有发展,流通阶段的理论叫先天不足,中国只要理论上的空缺实践必然会产生出来。我也上过农业大学,光脚种植养殖,从来不讲流通。

2009年以前所有的中央一号文件,从来没讲流通,只讲种植,2009年以前的两会,总理的报告从来没讲过流通,只讲对农业的补贴,所以2009年,我当时当中国农产品的协和会长,听完温总理的报告,连夜给温总理写了一份信,我说不关注流通的农业是不完整的农业,后来温总理觉得还不错,批给农业部,批给商业部,找我座谈,当时中央对我越来越重视。今天中央一号文件专门讲供给侧改革,就是说第三个阶段了,流通阶段,倒逼啊,我们不改革不成,这是第一个三个阶段的划分。

第一个阶段短缺时代,第二个阶段发展阶段,叫量的发展阶段。第三个叫流通阶段,中国农产品的三个阶段划分,我先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

第二个问题呢,还是回答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现状,我们农产品有一个怪圈,第一个,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已经到了天花板了,我们2000年进入WTO,讲得很清楚,就是你对农业的单品的补贴不得超过国际市场价值平均价的8.5%,你不得超过这个数,所以我们的补贴已经到了天花板了,包括小麦的收购价1.28元,东北大米平均价1.55元,这都超过了国际市场价了,这是第一点,政府的补贴对农业的补贴已经到顶峰了。第二,国际的农产品价格又跌于中国农产品价格,刚才我讲了很多,我们今天国际稻米的价格,每个吨到港口386美元一吨,折合人民币2209块一吨,折合美金1.1,你从外国带米,一次不得超过50斤,为什么提出走私米,有人专门倒米的,为什么呀,挣钱啊,所以说国际农产品价格低于中国农产品价格。

2017年的国际的玉米价是0.55,这可能跟国际价格差不多了。第一个问题我们补贴到天花板了,第二个问题国际农产品价格低于国内农产品价格,为什么走私米走私粮啊,湖南湖北的农民种的是国产米交给国家,自己吃的米是泰国米,又便宜又好吃,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中国农民还真穷,我是农民,我爸爸也是农民,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但是现在我北京农民还不错了,我把全国各地调查了很多真正的农民很穷,去年我到了河南,我看了以后一片麦子玉米,我就问村里的书记,纯收入一亩500元,当地的农民说收不到这么多,20亩地1万块钱,不如去当保安啊,3千块钱一月还上保险,所以这就是中国农民务农不如务工了,中国农产品进入一个新的怪圈。政府补贴到天花板了,中国农民还真穷。

第三个问题,国际农产品低于国内农产品价格,中国农民还这么穷,那外国农民会更穷吗?我就专门跑去调查这个问题,我去过巴西,去过阿根廷,去过澳大利亚,去过新西兰,把全世界很多农产品国家都跑了,结果一看不是,巴西的农产品,西班牙的殖民地,他的农民土地都是几万公顷,要土地还要奴隶不要人,奴隶不发工资,这些带给农庄主,土地一边种植一边修坑,土地是越种越肥沃,大规模的土地是白来的,祖上传给它的,地广人稀,中国是地少人多,所以人家土地种小麦,人家土地种大豆,出口中国这些农庄主还都是挣钱的,所以农庄主的地,这个价格已经挣钱了。但是世界上有没有小生产的国家啊,我去过日本、韩国,中国的台湾,就属于小生产国家,跟中国大陆差不多,但他又是怎么回事呢,是一个农协组织彻底的组织起来,从种植到品牌,到市场的拍卖,像台湾到台北的批发市场拍卖都是农协组织在做,日本、韩国到市场拍卖,韩国到超市化经营都是农协在组织,拉长了这个利益链条。

我们农产品就四个环节,第一种子研发,第二种植,第三运输,第四销售,中国农民就知道种植,种植是风险最大,利润最低的环节,运输从重庆运到北京,你不给运费给你干吗。

销售,十几年奋斗的商户,其实他们也是农民的孩子,经过十年的奋斗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有很多,当然都不容易。种植,土地扭转白给你500亩地,你什么时候成千万富翁,什么时候成亿万富翁,都不会发财。所以外国两种,一种是农庄主,一种是小生产,但是拉长了这个利益链条。

像韩国,到超市经营都是农协在组织,它都在管,能不挣钱吗,世界上两种,一种是农庄主,一种是小生产,跟中国的农民不一样,但外国叫农民的都带得有富裕,中国叫农民的叫贫穷,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状,中国农业流通的现状。

中国农产品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我们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提出供给侧改革,说供给侧就是告诉你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就是讲农民种植改革,怎么改革,今后农产品的发展方向讲生态、讲质量、讲品牌,中央一号文件要倒逼中国的农产品走向第四个阶段,农产品种植不是越多越好,2017年6月份鸡蛋2.3元一十,我小时候就学外国资本家可坏了,把牛奶倒在河里了,我就百思不得其解,我理解不了,现在我理解了,我们也在倒。假如说今天把鸡蛋倒在河里,非洲的贫困孩子理解不了,今后我们农产品必须得改革,怎么改革,我想讲六点,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建议,不见得正确。

第一,我们中国农产品必须走规模化道路,40年前18个农民按血印把土地分了,当时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现在我们能不能按血印,把土地联合起来,这种小生产你想诚信,你想食品安全,永远是一句空话,我们家五亩地,你跟我讲品牌,怎么讲品牌啊,品牌产十斤叫品牌,再好也不叫品牌啊,所以一定要规模化,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第一个一定要规模化,用合作社等等真得组织起来,不是假的,现在农村合作社调查了半天假的太多,因为政府给补贴,有补贴的事就麻烦。

过去讲十八亿亩地是红线,土地越来越少,当时我们说要交公粮要交税,各省都报,今年国家修条铁路修条公路我们减少多少的土地,城镇建设发展减少多少亩土地,怎么算的土地是越来越少,所以总理说十八亿亩地是红线,谁也不能破这个雷。但是土地分田到户以后,说土地给补贴了,土地22亿亩,土地又多了,原来说分的8亩地,后来一量是12亩地,变成22亿亩了,所以现在不再提18亿亩了,政府会说20亩以上的不算土地,你看大兴安岭,这样的土地将来还得复林,不能算耕地,所以算来算去,现在大概只有20亿亩,跟18亿亩完全相反了吧,我们统计上是有问题的,所以土地要规模化。

第二,一定要品牌化,农产品一定要打品牌,有规模了才能讲品牌,没规模不叫品牌。品破代表什么,品牌代表实力,品牌代表质量,品牌代表种植者的品德,这叫品牌。我们为什么到日本去买马桶盖,因为我们相信的是品牌,当然后来一打听产自中国的柳州,什么意思呢?我们相信的是品牌,为什么去香港采购奶粉去,相信的是品牌。农产品打品牌最好以地名标志命名,比如比较常见的,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中国调查了2千多个地理标志品牌,很好打,所以我觉得中国农业品牌最好以地理标志为主,第一规模化,第二品牌化,因为品牌才代表实力、质量和种植者的品德,种植者没有好品德不可能搞出好品牌。

第三,品牌是有标准的,李时珍在宜昌看到猕猴桃很小,人不能吃,长很多的白毛,但是猕猴很喜欢吃,所以李时珍起名叫猕猴桃。100多年前西南的修女传道士,取走两棵到西南发展,通过繁衍以后发现跟当地的奇鸟差不多,后来改成叫奇异果了。人家讲酸甜比,太酸了不成,太甜了不成,VC含量,还有硬度都符合要求以后才包装成奇异果,和当地农民挂上沟,卖到中国卖到日本,卖完以后利益再分配。中国很多的品牌,包装品牌,苹果一摘,叫高原红。你这个品牌得有标准,得设计标准以后才行,中国超过150年的品牌调查了还有十几个,包括同仁堂,但是日本有3万多个超过100年的品牌,所以我们总书记提出一种叫工匠精神,所以大规模、有品牌,品牌得有标准。

第四,好的品牌以后得宣传,好山好水出好果,出了好果得好吆喝,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得宣传。比如说我们的五常大米,搞了一个推介会,正好北京中央七频道搞舌尖上的中国就宣传了,播的这个片是什么片呢。春天在蓝天白云下播种,夏天在稻田里突然发现稻田里的水上有小鱼了,突然出现蝌蚪了,两个青蛙蛙蛙在叫,专门制造一个蜻蜓在稻穗上飞翔,一群麻雀在吃五常稻米,告诉消费者什么呢?你放心吧,我这个是放心的,我要使用化肥农药了,那麻雀就不会吃我的稻米了,你看它的宣传片,抓住消费者的心里,就是我们打了品牌以后,你要宣传,你如果不宣传,你光有品牌能卖出好价钱吗。其实我说东北大米都不错,北大荒大米都不错,但是没有宣传好,所以打上品牌了以后,有标准了你还得要宣传。

第五,你还得讲好中国故事,总书记讲,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农产品你不讲好中国故事,你不会好,我先讲一个故事,拉菲葡萄酒,我去过法国,法国葡萄园多得是,都叫葡萄酒,为什么拉菲葡萄酒卖得价格最好,有一个故事,拉菲是法国某一个国王的妃子,慢慢的就失宠了,国王不喜欢她了,她觉得还不如死了,活着什么劲啊,所以她看地下有好多的酒,她就问佣人,她说这什么东西,佣人说这可不能喝,这是毒药,她说那我喝吧,喝了就去死,后来喝了半年没有死,后来加量又喝了半年,后来容光焕发,白里透红,后来国王看到她真漂亮,从失宠变成得宠了。讲一个贵州的故事,贵州有一个湄潭县,民朝嘉庆年间,湄潭县出了一个县官,他带了几斤家乡米给嘉庆皇帝吃,后来皇帝吃了说这个米变成贡米了,后来叫毛坝贡米。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西迁,迁到湄潭县,当时校长他尝了这个米以后,他说叫乾坤之宝,所以现在这个人叫王健林,他把它注册了,就2500亩地,这个米比较清香油亮,比较黏,现在卖多少钱一斤呢,一级的368,二级的268,三级的168,你看这农民能不挣钱吗,他这米不一定比东北大米好多少,但是有两个故事。再讲一个市场的故事,90年代初期,广西吃芋头,98年快到冬天了,这时候正好北京演宰相刘罗锅,从广西的芋头进贡给皇上,然后刘墉给皇上讲要沾着白糖吃,看完这个片子以后,第二天芋头卖完了,这就是故事,这就是宣传。要讲好中国故事,你打品牌得讲好中国故事。

第六,有规模了,有品牌了,你也宣传好了,还提倡农民直接市场,我刚才讲了四个环节,农民不走进市场,你这个环节是利润最低的,你得拉长这个利益链条,最好是有组织的。学习韩国学习台湾,学习日本,农民直接走上市场。这一条实现以后中国农业的发展就有希望了。

最后我还讲一个故事结束我的讲话,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叫塞哈拉沙漠,十分的神秘,所有的探险者无一生还,一次一个探险队准备好充足的粮食、水和特别先进的探测仪器,准备去探险,走了三、四天以后,就发现了以前探险者的遗骸,后来组织者就说,我们发现遗骸一定要深埋,并找石头立碑为迹,结果一往里面走遗骸又很多,很多人不耐烦了,说我们探险的干这些工作毫无意义啊,后来队长说他是我们的先驱是我们的同行,我们今天让他暴尸在沙漠,这于心何忍啊,然后他们就又继续立碑埋葬遗骸。后来突然来了一场沙漠,这时候突然有人讲,过着石碑往回撤,随后的结果这个探险队安全的撤出了这个沙漠。我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就是做善事是有生路的,做善事是有出路的,当今中国农产品从事这个行业就是最大的善事,谢谢大家!

农商研究院Farmigo.Net,由一休(微信号:yixiuorg)发起,实践和研究农业电商农村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