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研究院Farmigo.Net注:2016年5月30日,卫哲(嘉御基金创始人、前阿里巴巴CEO)谈到了他对农产品B2B发展的看法,摘录如下,各位农业电商从业者可结合卫哲投资的农产品B2B项目——中农网(中农网商业模式的5大亮点)来更好地理解他的观点。
B2B包括两类,一类叫交易市场型,另一类叫企业服务型,我认为都很有机会。
我一直相信人口结构决定了很多业务模式的成熟。当80后甚至85后在企业还没有掌权的时候,B2B的春天不会到来。因为企业的副总甚至总裁可能都是50后60后,他们对用互联网做B2B,本身是排斥的。以前在阿里巴巴做B2B,我们见客户要先花特别长的时间介绍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而不是先介绍阿里巴巴。
目前来看,条件已经慢慢成熟。首先,80后已经36岁,85后也都三十而立,基本上成为一个公司中层以上的干部,他们有一定的决策权,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使用习惯、信任度和接受度比5年或者10年前高了很多。
其次,中国已基本告别了快速做增量经济的时代。以前B类企业更多的只要有增长就行,并不需要提高太多的效率。而提升效率现在变成很多企业挖利润、挖增长的主要来源了。互联网和B2B的结合,不见得会带来太多的增量,主要提升的是效率。可能更残酷一点,就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还是要围绕去库存,甚至去产能。当有一个更高效的平台诞生时,对落后产能的淘汰非常高效——你要跨地区,跨时空,你的交易的效率、服务的价格更透明。这些对优势的B类企业,肯定是有利的,但对弱势的B类企业却恰恰相反。
所以,我们认为B2B的春天快来了。相比于钢材等工业制品,农产品在B2B电商领域更容易成功。我们把农产品B2B暂时归为交易型。它有三个特别重要的特点。
第一是产销分离,这是农产品更易成功的前提。其实钢材在很多地方,产地和销地是结合在一起的。比如上海有宝钢集团,是中国钢材的重要产地,但上海也是钢材重要的消费地。农产品则是全部分离,很少有一个农产品的产地和销地连在一起。糖的产地在中国西南,但消费地一定是沿海。
第二,农产品“年产季销”,一年只产一两次,卖的时候得每个季度、每个月慢慢地卖,形成时间错位。钢材和塑料这种类似工业品,时间错配的可能性不大,钢厂理论上可以1年365天源源不断地生产。
第三,农产品“大小错配”,通常卖方和买方的体量不太对等。比如钢材还能找到宝钢和江南造船厂,农产品很难找到同等体量的卖方与买方。
在这三个都“错配”的行业里,电子商务一定会走在前面。当然,农产品B2B也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一是标准化程度差,不像钢材与塑料,都有容易识别的标志,农产品在规格和质量上都难以完全统一。
二是保存和运输比工业品要复杂。钢基本上不会坏,但糖会变质,茧和丝也会发霉变质。
为什么很多做农产品电商不成功?就是因为只看到了前面的一些错配的可能性,却没有对哪种农产品在电商交易时的保存性、运输性以及标准化程度进行判断。我们比较幸运地从糖切入,糖是非常标准的,有国家一级和二级的白沙糖。而且糖的保质期相对较长,好运输。这些是相对的,我们也做过苹果和大蒜,都没有太大成功。
另外,B类企业的信息交流和C类用户非常不一样。有两个明显的区别是:B类客户的使用者、决策者和买单者是分离的,而在淘宝购物,你既是用户,又是买单的人,比较容易实现信息对称。
这也是为什么大量2B类的电子商务平台要用地推?就是你很难用(纯)互联网(手段)去实现,因为只有地推才能把一个企业中的关键岗位都拿上来。B类企业在采购行为上与C类用户也不一样:每个B类企业的采购数量不一样;B类企业不会像C类用户一样,一口价,现款现货;B类企业的物流半径不同,C类用户一个包裹,四通一达走天下。
我们投资布局B2B,就属于跑得比别人快,市场热潮还没有到来之前,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对B2B的投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