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们究竟为线上零售贡献了多少?方外(天猫食品总经理)向记者周麟透露,食品类目的增长已经超过了整个天猫大盘,三年翻8倍。
这种增速在未来还将继续保持。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食品类目拥有万亿级的市场份额,而线上占比依然很小,有足够的增长空间;
二,在天猫购买食品的消费者数量已经超过淘宝及其他平台,但仍有大量的淘系购买人群没有在天猫买过食品,这部分人将是潜在客户;
三,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以及国际品牌走入线上,带动了优质客户的线上购买。
天猫食品类目在2016年将作何规划来把握住这些增长点呢?
三个关键词:全球化、大品牌、信任升级。
1、主打全球化
一直以来,全球化是阿里巴巴集团的重要战略之一。而在食品类目的运营中,这一趋势也愈发明显。以葡萄酒为例,在天猫平台上绝大多数的成交来自于进口品牌,原来的消费者从买300元一瓶的普通酒,转向购买一两千元一瓶的葡萄酒。可见,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在持续上升,而全球化是重要的方向之一。
对食品类目而言,全球化的第一步是引入世界上更多的好品牌。
为了体现自己对这些海外品牌的开放姿态,天猫食品有意降低进口品牌的招商门槛,将原来的定向招商改为开放招商,流程更加精简,但同时,天猫对于食品安全的把控也会更高。
除了进口食品,对国内品牌的商家还将延续原来的招商方式,“我们敞开欢迎各个行业的Top企业,尤其是看重诚信的卖家。”方外强调说。
大批国外品牌的涌入,将为阿里生态的另一个角色——TP运营商带来新的发展,他们将是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着陆的有力帮手。方外认为未来食品行业会越来越细分,专业程度高的运营商将有着巨大的商机:“我们需要更多食品方面的专业运营商,他们在仓储、符合食品特性的各类服务中有着一定的能力,海外品牌需要他们的帮助。”
2015年双11预售期间,50吨澳洲牛排被售出,双11当天进口牛奶一小时成交达5000万元,超去年双11单天进口牛奶成交总额。在牛奶、坚果、蜂蜜等品类的售卖上,天猫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2、大品牌将成为主力
随着年龄结构的变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看重,希望通过品牌来获取品质背书,往往更加趋向选择大品牌。数据显示,淘品牌的增速在逐步放缓,而线下的零食集团、老字号的增速则在不断提升。可见,未来大品牌将会成为天猫食品的主力。
对此,天猫将对重点品牌进行扶持,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提出“三通计划”,即会员通(线上线下的会员积分权益打通)、商品通(天猫特供首发独家商品)、实物通(线下门店送货上门、验证真品、满天星一瓶一码等)。通过三通计划,我们不难发现,天猫不仅要和品牌的电商部合作,更要和品牌集团整体达成合作。
在销售形式上,这些重点品牌会通过旗舰店、天猫超市、量贩三种渠道来销售,天猫食品将有计划的引导商家如何通过天猫超市做日销,大包装如何做量贩,新品首发如何与旗舰店绑定等。此外,天猫食品还将帮助商家搭建好分销体系,制定分销计划,提升分销渠道的饱和度和有效率。
“玛氏、可口可乐、星巴克等大品牌涌入天猫,对于这些大品牌来说,他们有线下固有的体系,集团内也有很长的汇报机制,能够迈出这一步,就是一个里程碑。”方外认为,这些传统大品牌需要先体验如何互联网化,在线上建立自己的阵地,未来与门店的互动,或是充满想象力的玩法,都会基于天猫。逐渐打通线上的环节之后,未来两到三年,线下的大品牌、食品巨头会迎来绝对的爆发期。
而对淘品牌来说,他们是否会因此被大品牌过度挤压呢?方外认为,淘品牌经过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一流的运营团队和仓储配送体系,这就是他们的核心。同时,他们在尝试脱离淘品牌的形象,例如,百草味会布局进口商品,三只松鼠也请了好莱坞的团队在打造新的形象等等。
3、信任与玩法的升级
以上所有的布局,最终都要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因此,在消费者端,天猫食品也着重做了信任和玩法的升级。
消费者的信任是重中之重,其中包含的不仅是保真,还涵盖了破损、物流速度等各种体验不佳的问题,天猫食品尝试通过扫码溯源、政府合作、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来解决。例如,未来在天猫买酒,会从最近的门店发货,三十分钟就可以送到消费者家中,如此一来,保真和体验得到提升,这才是信任的内核。
同时,针对消费者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天猫食品也在不断尝试新的产品和玩法。
例如,从数据上来看,消费者对短保商品的喜好加强,锁鲜装的商品十分受欢迎,2016年,天猫食品会发挥C2B的优势,让消费者更方便的买到添加更少、更好吃、更健康的食品。
而食品娱乐化也将大放异彩。此前,天猫食品已经做了试水,通过影视娱乐的元素,赋予食品更多想象力,做了一批脑洞大开主题的月饼,开场不到5分钟就销售一空,超出了食物本身带给消费者的价值。
在即将到来的年货节上,天猫食品会上线一大批与影视娱乐相关的衍生品,突出了更多年轻化、互动化的元素。“我们不仅仅是卖货,而是体现综合实力,给消费者更好的一站式体验,我们想通过这次年货节展现的更多的东西。”